• 中国联系电话:010-64745235

    美国联系电话:(650)350 1863

中药也能治疗癌症患者的急性症状 (二)

本期导语

在本篇文字中,麻博士为大家带来的案例是,茵陈蒿汤与吴茱萸汤交替应用,处理急性腹水黄疸的治疗案例。如麻博士文中所说,黄疸是以湿热为病理。当黄疸偏于热时,黄色鲜明入鲜橘,为肝胆胃热盛;黄疸偏于湿时,黄色晦暗如陈橘,为脾肾阳气低下。思路清楚,用药的效果则会有一个积极的反馈。


生命的第二次机会

· 麻仲学博士谈抗癌 · 系列连载 ·


腹水黄疸!

中药也能治疗癌症患者的急性症状 (二)


无论阳黄还是阴黄,一个“黄”字,说明黄疸的病理必然有热的一面。


这也是最近的一个病例。11月份,我在北京讲学时,有个学生介绍个患者。患者远在西藏,晚期癌症,腹水黄疸,据说正处在生命紧急关头,希望我能帮助。我说好吧,尽我最大努力。但有一条,患者需要具备,那就是中医学讲的“有一分胃气,就有一分生机”。


那么,十分胃气,十分生机;五分胃气,五分生机。那我要求患者至少有三分胃气。因如为远程治疗,靠的主要是中药。经学生与患者家属联系,得知患者想吃东西,只是一吃就吐。既然想吃东西,证明胃气还是有的,我决定一试。


经了解,患者女性,72岁,胰脏癌,目前黄疸严重,兼有腹水。西医让尽快做引流术,患者惧怕不敢做。想吃东西,但食入则胃胀、呕吐,所以也不敢吃东西。


舌苔图片:舌质暗红,舌苔黄白浊滑。身体怕冷,大便偏干,小便色深黄、稍频。腹痛需要服用止痛药镇痛。另外患者家属也按要求发来个身体图片: 皮肤晦黄,眼睛暗黄,精神萎靡。


我分析认为:这是个典型的阴黄案例。应该用《伤寒论》经方茵陈蒿汤为基础方。


汤药处方:


第一组:熟附子6克 红参6克

以上放入砂锅,加冷水漫过药材,先煮30分钟。


第二组:茵陈蒿15克 熟大黄6克 焦栀子6克

干姜3克 茯苓10克 苏梗10克 青皮6克

陈皮6克 泽泻15克

以上合并入第一组,添加热水漫过药材,水开起算,再煮30分钟。


第三组:青蒿15克 砂仁3克 (煮前捏裂)、白蔻仁3克(煮前捏裂)

以上合并入第二组,再煮一分钟,迅速起锅。


煎药液倒出,分2份。早晚饭时间饭前或饭后半小时个服用一份。每份约半杯,服用时加热,点4-5滴鲜生姜汁,缓慢服用。先服用一帖。


第二天,患者女儿微信告知,患者的黄疸已经消退一半以上,精神也好了些,也没有那么恶心了。但大便稀、次数多。


我又开一方:


吴茱萸6克、干姜6克、大枣6个

竹茹15克、橘皮6克、焦四仙各6克

炒扁豆15克、炒薏米15克、芡实15克

赤石脂15克、炙甘草6克


以上放入砂锅,添加冷水漫过药材,水开起算,煮30分钟,煎药液倒出,分3份,早中晚饭前半小时或饭后半小时服用。温热、缓慢服用。每份约半杯。


我让患者这两个方子隔天交替服用。两种约服用了20帖,患者进食增加,黄疸大部分消退,腹水也有所减轻,唯疼痛依然要服用止痛片。目前患者已经转入康梭疗法疗程。


黄疸,分为阳黄和阴黄。阳黄的黄色鲜明,阴黄的黄色晦暗。为什么有阳黄、阴黄?这要从黄疸的产生病理分析。


黄疸的产生,中医学认为是胆汁蓄积,不循常道(十二指肠)排泄,而是进入血液,外发皮肤。胆汁,其黄属热,其汁属湿。说白了,黄疸就是胆囊的湿热胆汁异常外排。


排到什么地方呢?三个地方表现出来:皮肤,巩膜,小便,叫做目黄、身黄、小便黄“三黄”。三黄之中,是以目黄为诊断依据。


我们了解了,黄疸是以湿热为病理。当黄疸偏于热时,黄色鲜明入鲜橘,为肝胆胃热盛;黄疸偏于湿时,黄色晦暗如陈橘,为脾肾阳气低下。


无论阳黄还是阴黄,一个“黄”字,说明黄疸的病理必然有热的一面。所以经方茵陈蒿汤在治疗黄疸时,无论阴黄阳黄,都以苦寒的茵陈蒿为君药,如果阳黄,就配合大黄、栀子;如果阴黄,就配合附子、干姜。


在这个例子中,患者显然属于阴黄。为了速去黄疸,挽救生命,赢得治疗时机,我在处方中将攻黄的茵陈蒿、大黄、栀子全都保留,再配上附子、干姜振奋阳气。


大家可以看出,除了茵陈蒿汤外,我还配伍了《伤寒论》另外一个名方:茯参四逆汤,增强振奋人体元阳元阴的力量。大黄使黄从大便而走,泽泻则使黄从小便而走,这也是中医学“分消”理论的实践。其他的成分,青皮、苏梗、陈皮、砂仁、白荳蔻,则是开通、通降胃气。


最近有个有趣现象:


我处方中一用青蒿,有的患者就问,是不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了,你就开始用青蒿?其实,我一直是喜欢用青蒿的。青蒿同茵陈蒿比起来,茵陈蒿苦寒,功力利肝胆、利尿、退黄,主要用于治疗黄疸;青蒿微苦、凉,功力利肝胆、截疟、退蒸,主要用于解暑、疟疾、骨蒸潮热。


我将两蒿联用,为了增强退黄效果。在治疗肝癌、胆癌、胰脏癌时,我经常用青蒿的。不过青蒿不可以久煎,一过性煎煮就好。(屠呦呦也正是查阅古书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,从青蒿不可久煎的记载中,发明了青蒿素)


考虑到这个患者毕竟是属于阴黄为主。所以我用了个交替方,也是《伤寒论》的经方,叫做吴茱萸汤,进行化裁,着重问胃散寒,保护脾胃,促进胃口。(未完待续)




/